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社科云讲坛》。我是主持人欣祎,那么我们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是“互联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首先我为大家来介绍一下,今天邀请到的三位嘉宾。宁波市卫生信息中心智慧健康研究室主任翁可为,翁主任您好。

  翁可为: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宁波市江东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艺科科员冯晶晶,冯老师您好。

  冯晶晶:您好,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欢迎您。

  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办公室教导员,行政审批科科长王肖刚。

  王肖刚: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在节目一开始,我们说到了这个关于“互联网+”这个话题,其实可以说老百姓都是非常关注,这是时下热门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呢?就是说其实互联网从现在开始,已经从电脑端,可以说基本上已经移动到手机端上面了。那就是说,互联网其实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刻不存在,无地不存在的。那么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也让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一些变化,无论是在每个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多多少少的“互联网+”的一些尝试跟存在。因为这样子的一些变化,可以让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更大,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这样的一个资源,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工具。

  在节目一开始,今天邀请到三位嘉宾,分别从三个角度、三个领域,来谈谈“互联网+”应该怎么“+”。我觉得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加法,做的好的话,肯定是“1+1大于2”的一个效果。那么节目一开始,首先有请翁主任来跟我们讲讲。说到现在非常流行,大家都非常关注的就是一个云医院。这样一个概念出来之后,其实就是第一体现的,就是医疗跟互联网的一个加法。那这个加法怎么加,其实说实话医疗是老百姓最最关注的一块。健康是一个基础,是一个前提,那么如何做好这样的加法呢?

  翁可为:宁波云医院是去年9月11号,我们卫生计生委的王仁元主任,在我们智慧健康高层论坛上提出来。在宁波建宁波云医院,这个是我们全国首家的云医院。宁波云医院跟其他医院有什么不同呢?它实际上有线上和线下之分,线下是一家实体医院,线上是一家虚拟的医院。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来实现便民的医疗服务。这几年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互联网+”应该从三个层面去考虑。

  首先一个层面就是说互联网的技术的发展,从过去的PC的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然后到物联网等等。那么这些发展,在我们医疗行业都有应用。

  第二个层面就是说,我们说的“互联网+”,就是现在普遍讲的就是拥抱互联网,就是传统的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使它原来的行业得到提升,效率得到提高。这个根本上并没有改变它原来行业的一些,原来的一些模式。这是第二个层面。

  第三个层面我们的理解,就是一种融合、一种重构。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技术和互联网的手段,来对这个现有的,我们讲就是医疗行业来进行服务的创新、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的那些重构,来更好的为我们的这个患者,为广大的老百姓来服务。那么我们宁波云医院就是从我们的建设开始,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就是说互联网医疗在这个扩大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增加这个医疗服务的便捷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其实我们说到云医院这样一个平台的时候,老百姓有想到几个可以说是特别突出的一些特点。例如说,它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一些便捷性,通过一些网上的预约也好,查看诊疗结果也好,给老百姓带来很多的方便。时间上也好,各方面其实都是给大家带来一些便利的。那么除此以外,云医院是不是也给大家带来一些特别之处呢?

  翁可为:刚才主持人讲了,就是我们过去的这个互联网应用方面,比较成功的。比如说预约挂号,那么诊疗信息查询,现在我们市内的应用,平台的应用量是非常高的。每年预约挂号的人次也超过250万例,基本上可以说成为了我们日常医疗诊疗挂号常规的路径。

  那么宁波云医院除了涉及到这些预约挂号等等业务以外,更多的一个考虑就是说,我们是通过网络可以实现网上诊疗。就是它更涉及到我们医疗行业业务的核心部分,诊断和治疗这一块。那么宁波云医院如何来利用这一个现有的云医院资源来做这块的工作呢?主要就是我们,实际上业务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的,或者说已经有一定成型的业务,主要是三大块。

  一个就是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今年我们在全市,在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一块的工作,就是主要是国家就是政府补贴50块,然后就是医保出50块,个人出50块。与当地的家庭医生签约以后,可以形成一个服务包,这个服务内容就是在全年度里面,在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免费服务。那么在线下的时候,就是说主要是这一块,我们现在跟云医院的业务结合以后,还拓展到了,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能拓展这个线上的服务。那么云医院有开发了掌上的云医院,就是我们手机端的APP服务,家庭医生可以与患者之间经常的建立这种联系。可以刊载网上的这个健康指导,疾病的检测,包括一些健康数据的采集等一系列的服务。就是说家庭医生原来服务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它的服务面有了拓展。就是对公众来说,对患者来说更加便捷。这是一块。

  第二块业务就是我们讲的网上云诊室,我们现在已经开了12家的网上云诊室。这些业务可能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这里比如说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开了一个新店的云诊室,第一医院的专家在每周二到每周四与江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系。患者是可以通过当地的社区医生协同下,与通过网络就是可以与第一医院的专家进行诊疗。包括一些交流、咨询等等服务。那么我们第二医院就是通过云医院的平台,与海曙的社区卫生,海曙鼓楼的卫生服务中心,那么以医联体形式,开展心脏康复的服务。就是说打通了一个心脏康复在医院住院期间的康复,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和家庭康复,这样三级康复的一个服务链,这个给老百姓会带来很多的方便。

  还有一个我们服务,现在比较成型的,或者说比较受欢迎的。就是说江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生的协同下,当地的患者可以通过网上看专家,形成这个网上的协同的远程服务。这些也是比较受欢迎的。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其实从一开始,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传输的一种属性。到现在为止,老百姓在它的运用过程中,除了这个工作中的运用之外,生活中更多的承担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播。那么这样一种力量,其实除了我们现在在经济基础上的一些文化传播,更多的是丰富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边有请冯老师跟我们分析分解一下,说到这个文化,其实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丰富了,有各种各样的业余生活,或者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开展。那么就我们这个领域来说,如何进行一个互联网的加法呢?

  冯晶晶:在当前的形式下,“互联网+”它是一个趋势,那么“文化+”也是一个趋势。我们将这两个发展的趋势,融合起来创新推出了我们宁波市首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阿拉文化空间。充分发挥了互联网资源集聚优势,沟通便捷的优势,互通有无的优势。把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内容,基于互联网的模式进行推广和发展。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那么我们除了说。其实现在说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在尝试这样的一种模式,能否跟我们介绍一下,我们“互联网+”文化产生了一个怎样的平台,这样的一个平台它通过哪些形式。能够真正的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一些利好呢?

  冯晶晶:那我可以这样讲,就是基于我们的用户,我们把用户可以分成三个层面。首先是个人用户,那么个人用户可以通过我们这个平台进行点单,享受到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和低偿的一些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那么免费的像包括,免费的票务、免费的培训、免费的一些讲座,还有免费的像K歌。比如说像今年在我们的暑假,还有是寒假,我们就推出了8千余个公益性的培训课程。那么供市民们免费地享受。低偿的文化服务和产品是包括,像近期推出的宁波文化广场的育乐湾,每周五半价票务的秒杀,包括我们在去年年底上线以来与各大影院推出的9块9电影票务的抢单等等。

  第二个层面是团队的用户,那么团队用户主要是针对的街道、社区的一些市民。那么,如果他们想参与一些文化的活动,感兴趣的一些文化服务的希望享受。那么怎么办呢?可以通过街道社区对他们的一些想法进行建议,那么相关的社区文化联络员,在第一时间会在我们这个平台进行点单。通过我们团队通道、资源库进行点单,点节目、点师资、点场馆,这里可能大家会有疑惑。什么是点场地资源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基层的文艺团队,他们想开展合唱队的训练,但是没有师资,也没有场地去进行专业的排练。那怎么办呢?那么他们就可以在我们这个平台进行点单,我们把培训机构一些专业的师资和专业排练的场馆整合起来。把他们空余、空闲的一些时间段整合起来,那么通过我们这个平台点单了以后,合唱团团员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在专业的老师的带领下,在专业场馆的这个地方,可以享受到非常专业的训练。

  主持人:说到我们这些“互联网+”的各个做法,在这边不得不提到,说到。就是我们现在老百姓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很多的政府部门,其实也逐渐开展了这个。例如说,微信服务,或者说各个移动端的一些服务,跟老百姓可以说一下子就拉近了非常大的一个距离。那么老百姓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通过各个渠道,无论说是有咨询的要求,或者是说求救,或者是说投诉,都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一个沟通。那在这边也有请到王教导跟我们介绍一下。说到这个海曙区的警务这一块服务,其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可以说是满意度是比较高的。是不是有一些好的做法,让我们取得了,可以说在老百姓心目中这样高的认可度。在这边我们特别是针对“互联网+”这一块,是不是有一些做法呢?

  王肖刚:谢谢主持人。情况这样子,其实我们对“互联网+”的探索,源起于2011年,那时候是大家都知道。微信还没开始,应该是微博的时候。有一天有一个群众在网上向我们诉苦。他说,他是一个参加工作才刚刚没满一个月的一个新人,小菜鸟,他自称。他说他想跟同学一起去一趟国外旅游,但是很不巧,刚刚工作。他要办那个出入境证件的话,需要请假,然后请假去办的时候。他发现第一次去,他证件没带全,第二次又得向老板请假。第二次去的时候,时间没赶巧,正好赶上两个老年人的夕阳旅游团。他等了半天,等到下班了都没轮到他,所以很无奈他第三天还得请假。这么一次下来,他在微博上抱怨,他说我也不是指责你们,但是我真觉得办一个证好难,他说我差一点被老板炒了鱿鱼。这个事情引起了我们注意,我们把这个情况跟局领导汇报以后,局领导要求我们。大家都知道,群众无小事,要求我们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当时怎么解决呢?

  他怎么知道那个地方要带什么证件,又有多少人在办呢?互联网就成了这个中间的一个突破口,其实互联网说到底它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突破。所以我们在微博上建立这样一个专人,还接收这样的信息,然后由这个人把信息交给办证的中心。然后相互之间信息沟通完以后,它就可以实现预约。那么这个应该说是“互联网+”的1.0时代,是人工转的。但是通过网络它照样可以预约。那么到了微信2014年,2014年微信推出来以后,我们的公众号是2014年1月份推出的,到2014年的3月份,我们推出了2.0版的。就是不需要人工再转,全部依赖于微信的自动的办公流。就是老板先拿着手机,直接在微信上可以点,我什么时候有空,然后我要办什么证件,然后办这些证件去的时候,我需要带哪些资料,我需要符合哪些条件,然后还有我该怎么去。还得导航啊,因为老百姓有些是新宁波人,他不一定知道办证的地方在哪里。所有的一切全部构建完了以后,构成了这么一个叫“互联网的2.0时代”。就是我们给老百姓提供这个服务,在这里他可以享受两个东西。

  第一就是预约,我去办理户口也好,去办理出入境证件也好,你可以预约。

  第二个就是老年人可以预警民警上门为他办理证件,超过70岁的老年人。

  第三个就是新来的宁波人,新宁波人,他要办居住证,有时候他也要打工也来不及,没时间。那怎么呢?我们有时候民警要上门核对信息,双方都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有空,对吗?我们就通过这个作为桥梁,通过微信作为桥梁,做了一个叫“上门办证”的一个举措。就是他把自己的信息和电话留出来,做留言的方式,写好。然后提交然后民警知道以后,就到他那边,在核对信息的同时,把他的一些资料带回去做好。然后你有空来拿,你没空我送给你。这是我们的2.0时代。到3.0时代其实我们是想用在国务院的一个号召下面,就是要简政放权提速增效行政审批上面做了一些探索。就是让老百姓理论上可以足不出户把这个行政审批的事项给办了。我们当时做了一个统计,就是一个老百姓如果要办一份旅馆业的治安许可证,他大概要跑八趟,包括银行在内,他得跑八趟。我们在想,其实群众说到底也是为其他群众服务,开个旅馆对吧。既是谋生也是服务,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把这个趟数给减下来。既然有这么好的技术已经有,时代已经成熟。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好这个技术呢?

  我们就专门做了一个叫“移动审批的智慧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和微信、老百姓的提交相连接,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就是老百姓可以在网上提交,民警包括领导的审批全部在手机上完成。那么这么一来以后,第一时间从15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最快1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第二个老百姓原则上,如果条件是你得会用手机,会用微信,你只要会用,你对照它的说明,傻瓜式操作,一步步下来半天就可以全部完成。然后你就等着民警上门为你来办,所以整个流程下来,我们目前批了大概有3个。群众的反映都很好,我们而且还考虑到,有一些可能年长的老百姓,他可能不会手机操作怎么办?我们专门在线上在窗口安排人员,你来不用填表,全部我们帮你输,只要你把资料带齐就可以。所以无论你会不会互联网,我们都可以凭借互联网的东风,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主持人:听了王教导这些事,我发现短短几年时间,我们取得了这么大的一些变化跟成绩。回头看看其实就像您刚刚说的,一个网友在网上小小的抱怨一个牢骚。其实现在来看,其实未必是一个偶然,它是一个契机让我们走进了“互联网+”的时代。但是我们现在看看,其实它是一个必然,它是大势所趋,就算没有这样一个网友的抱怨,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一些机会,让我们必然走进这样一个时代。让全民都更加的方便,更加的便捷。那么现在我们这个《海曙警方在线》,可以说是我们一个服务品牌。能否跟我们介绍一下,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哪些在线的服务呢?

  王肖刚:在线服务我们可以享受到第一就《我要办证》。《我要办证》里面大概有四个栏目,第一个是叫“上门办证”。就是我刚才说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孤寡老人还有一些新宁波人,他们要办居住证,老人要换身份证,我们都可以上门去办。你只要把地址、电话写好,我们上门和你核对好你有空的时间,就上班来办。

  第二个是预约办证,包括养犬、户政、出入境,你只要选择自己有空的时间,就可以根据你的有空,即到即办,不需要排队。

  那么第三个是行政审批。一共有12大项,22小项。你可以在上面选择你需要办的项目,然后原则上,只要你懂“互联网+”,你会熟练地使用手机操作,你可以一趟都不来。如果你不会也没有关系,你到窗口,窗口自然有人帮你去用好这个工具,让你来一趟就可以。因为我们为什么有这个底气呢?因为我们局里目前做出的一个服务措施是,证件做好以后,我们快递给你。跟淘宝一样,就是淘宝式办理。

  那么第四个就是所有的服务项目,你所需要知道的信息,网上全部可以查到,而且可以下载表格和范本。

  第二个是叫“我要咨询”,这里面你可以看到一些舆情信息,看到一些警方的一些基本动态,还有所有我们可以对外的机构和单位部门的联络人电话、地址。

  那么第三个是“我要查询”,下面有一些简单的小功能,比如说重名查询,还有这个驾驶证违章记录查询,再就是一个导航的查询,还有所有84个社区警务室民警的微信,也在上面。如果你是海曙的居民,如果你有什么地方用得着我们海曙的民警,你直接可以加他的微信,可以和他及时的互动。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我们看到了近几年“互联网+”一个迅速的发展。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其实是因为它顺应了潮流的趋势,同时也是它真正满足了老百姓,在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一个需要。那么其实虽然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对于我们来说,“互联网+”多多少少还算一个新鲜的事物。在这条路上面,我们走的到底是不是一帆风顺呢?是不是也碰到一些问题?那么能否请翁主任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云医院目前的一个运营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它的这个用户现在有多少呢?

  翁可为:云医院从我们去年9月11号运营,到现在一年也没多几天吧,一年的时间。我们现在这一年当中,我们主要是做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个就是我们这个云医院线下医院的建设,云医院的平台建设和它的工具的开发。这一块就是我们这个6月28号我们的线下云医院正式开业了。我们的掌上云医院1.0版,也在6月28号在网上发布,今年的9月11号我们的2.0版也上线了。这些工具都已经基本上在应用了。

  第二块就是我们在业务上的试点,是通过试点希望把云医院业务的内容、服务的模式、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流程等等,通过试点慢慢把它形成一种规范。这个我们试点主要是从两个层面,一个是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层面,我们在江东区开展试点。江东区结合云医院的一些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些工作,提出了这个五句话。就是说云医院要实现的一个目标,第一句就叫“足不出门看云医”,就是不要出门,通过网络就可以看病,找到自己的家庭医生寻求服务。

  第二句话就是说,就是叫“不出社区看名医”,这个就是说在这个社区的患者,在家庭医生他签约的家庭医生的支持下,在社区的云医院,可以通过网络约请北京、上海等等全国的专家,来看病为自己看病。

  第三句话就是医生网上做随访。就说家庭医生利用我们云医院的这个掌上云医院工具,可以开展相关疾病的随访和健康的管理服务。

  第四句话就叫做公共卫生云路径,就是公共卫生服务也通过云医院的这个平台,来实现。就是更加便捷的这种服务,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

  第五句话就是“我的健康我管理”。我们更加倡导就是说在疾病诊治和健康的管理过程当中,患者或者叫公众的自我参与,与患者,与医生之间形成一种共同的合力。更好的来提升这方面的服务。

  主持人:翁主任您刚刚提到了,我们有这样的一个目标,那么您是否能可以预见到,如果说我们最后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最终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利好呢?

  翁可为:首先就是说,首先就是一个是便捷。那么这种便捷大家都能看得到,我们现在通过网上诊疗以后,很多的复诊病人,就是慢性病的复诊病人,不需要一礼拜一次,或者是两个礼拜一次跑大医院去看病。他可以通过网上的这个流程,在线上与他复诊的医生,与他签约的医生进行联系。然后在疾病稳定的情况下,提供一些便捷的服务,那么他的药物网上流转以后,可以通过他就近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就近的药店都可以实现配送。这个是首先是在便捷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说,优质方面。我们现在就是说,家庭医生我们现在这个家庭医生服务也好,我们讲这个分级诊疗也好,关键的一点。就是老百姓为什么都要挤到大医院去,不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关键一点就是对,百姓对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个医生的医疗质量,还是有担心的。那么通过云医院,我们实际上除了从这个患者这个层面,大家看到的一面以外,还有一个实际上是有一个,这个我们讲的就是我们远程的医疗的支撑,协同的作用。就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他的后面是有大医院的专家的一个支撑,形成了业务的协同的支撑。所以说,通过这样的路径,能够放大我们的优质的医疗资源,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质量。这个就是能够使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高质量的一些服务。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说,我们讲的就是说费用的控制。那么通过我们这些一系列路径,我们的这些医疗费用是跟原来的,要跑大医院等等线下的这些服务,费用是可以有明显的下降的。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那么接下来有请冯老师来跟我们介绍一下。首先来讲讲我们这个阿拉文化空间,它的这样一个平台。目前的一个普及的情况怎么样,毕竟其实现在智能手机端的普及,它还有(一段距离)。对于最终的目标还有一段理想的距离,那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目标如何能够真正的,让所有的老百姓。他只要有文化方面的需求,我们就就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呢?

  冯晶晶:目前我们阿拉文化空间的粉丝量,从去年下半年12月底上线以来,达到了1万2千余人。从用户的角度,如果个人用户来参与我们这个活动,可以从添加我们阿拉文化空间这个微信公众平台,从阿拉惠民地方有板块。免费票务、限时优惠啊等等,里面可以需要什么就点单什么,来获取。那么如果是刚才您所讲的,互联网的传播它可能根据年龄层的不同,他可能不会使用怎么办?对不对?那么我们其实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主持人您有没有发现,其实年纪大的人,会用微信的,互联网玩的很溜的也是很多的,这是一个。当然也存在不会使用互联网的,那么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开通了一个团队的一个通道。就是社区居民如果他们需要一些文化服务,需要一些文化产品怎么办?跟街道社区去沟通,有相应的文化联络员,统一通过我们的这个团体通道的资源库里面统一点单,再进行统一的配送,这样非常的方便。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文化企业。因为我们做过调研,现在的一些企业,他们实际上是非常愿意跟我们这个平台合作。他们也非常愿意来做一些公益性的一些活动。我们这个平台能够给予文化企业什么呢?我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给大家,给文化企业做宣传,宣传企业的文化,来推广他们在我们这个平台,开展公益活动的一些情况。这真正做到信息互通,各取所需,双赢。

  平台自去年上线至今我们一共是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文化惠民的实效,已经吸引了粉丝达到1万2千余人,推送产品跟服务达到1500余场次,惠及群众有17万人次。是这样一个情况。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互联网+”,其实以一个新的形式,给老百姓带来很多的好处。那么您认为,这样一个新的方式,相较于我们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它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冯晶晶:互联网的优势很多的,它包括资源的集聚优势,便捷的沟通优势,还包括互通有无的优势。那么我们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了,它的便捷和便利。那么以往我们开展活动,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既是活动的策划者,也是观众的组织者,做起事来非常的费时又费力。那么现在我们就是说,不仅是这样,而且有时候还可能会产生供需不对称的局面。那么现在有了这个平台之后,我们的文化活动,通过网络的传播,互动性会大大的加强。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所以我们也非常的开心,就是工作起来非常的有效,而且省事。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那么接下来有请王教导跟我们。您刚刚其实从一开始,说到这个我们如何进入“互联网+”,已经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那么在我们整个为老百姓服务的过程中,我相信还有许多比较可以说有代表性,真正能够体现我们为老百姓服务的,这样的一个例子,能否跟我们来分享几个呢?

  王肖刚:好的。这样子,一个我觉得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这个出租车司机他是开日班的,就是白天班。对他来讲,你知道出租车开的速度比较快,他就是为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段里面多接几个客人,也多为老百姓服务。他到了以后,公司要求他,要把这个暂住证给做好,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居民证、居住证要做。他到了以后,他首先不知道派出所在哪里,他得知道派出所在哪里。其次他那天跟我讲,他说我甚至不知道,我这个辖区属于哪个派出所,对吧。我不知道问谁。

  第二个对他来讲,当时最要紧的是租房子、找工作,把孩子给安顿好。这些是必要的,然后当公司跟他讲,你得把居住证去做好的时候,他犯难了。第一,派出所在哪儿不知道,第二,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第三,恐怕还要准备点资料,包括拍照、身份证件的准备,户口本啊,可能还需要一些叫计划生育证,各种各样的证件需要准备。那么当时他是一次非常非常偶然的机会,送一个客人下车。然后他看到一个派出所的门口,正好贴了一张我们的微信二维码,上面写着大大的几个字。其中一个就是民警可以上门办理居住证,把他给高兴坏了。然后他就把他扫了一扫,扫了扫以后,他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给留了下来。

  当天中午他就收到了辖区民警的电话,民警问他你什么时候有空。他说我晚上4点钟交班,我4点半到5点钟到家,然后民警就如约5点种到他家里。把他的一些资料,告诉他需要准备哪些资料,正好他因为应聘有一些后备的身份证的复印件,包括他本人的一寸照片都有。然后民警就把他这些资料带了回去,第二天当他交完班回到家的时候。他老婆告诉他,民警来过了,你的证件已经办好了。所以他特别特别的高兴,他也有微博,他在自己的微博和微信的朋友圈里面,在表扬这个派出所。那天正好是我看到,所以那天我跟那个民警做了一个开心的分享,那个民警也很高兴。因为他认为其实这一种模式对民警来讲,恰恰又是一种新的效能的提升。因为我刚才说过,老百姓到派出所办完居住证以后,那么民警还得有一个实地核对的一个过程。就是你办的是不是真实的,万一你住了三个人,你只做一个人呢。他警方还需要有一个上门核对的过程,以前民警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这些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上班时间不固定,你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上班。你要跟他见过以后,你才知道,他在哪里打工,他大概的生活起居作息时间是怎么样的。

  所以有一个民警曾经跟我抱怨,他说我们最多的一次记录是去了八趟,就每一趟去,他每一趟都不在。直到第八次去的时候,他终于开门了。他才核对,才能进屋去核对信息。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我们有了这么一个,就是把信息互通的桥梁通道以后,帮民警也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民警知道他什么时候在家了,因为这个时间段本来就是申请者自己给制定的。所以双方都有利。而我从这个例子,我觉得互联网+在为群众服务的这么一个大前提下面,首先要做到的是,要针对群众的一个槽点。就是群众他哪里不舒服,你往哪里去进攻,往哪里去研究和探索。然后一个就是用民警的痛点来解决问题。民警哪里工作不舒服,哪里的工作效能需要提升,那么就往哪里去改进和研究,是这样子。

  要提到的第二个例子,就是关于行政审批。行政审批这个例子,其实应该也就上个月。刚刚有一个非常成功,我们推出第一期的时候,就有群众去试了,然后他成功了。他是朋友转给他的,他是南苑饭店下面的一个经理。连锁店,它后来现在叫南苑文昌宾馆,就是以前的文昌宾馆,现在被南苑收购了。他当时把所有的该办的东西都办完以后,轮到公安环节。有一个朋友就说,这个是公安局的微信,里面好像有行政审批,写的还蛮详细的。他当时还不知道里面也写可以办,他说你可以看看。去的时候可以少跑几趟,因为他以前在别的地方也当过经理。他知道一般跑个五六趟、七八趟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资料,需要补,正需要完善。需要到派出所再去核对啊,请他们上面过来勘察,然后还要到银行去汇钱。要安装一个叫宾客登记的系统,有很多很多的一些繁杂的一些事物和程序等着他。

  那么那天他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这个网页给打开。打开以后,他发现蛮具体的,为什么呢?他事后跟我讲的,他说你要是仅仅告诉我,需要准备那些哪些资料没用。因为有些资料我是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的,他说这个东西好就好在。它还有范本,然后还有空白的表格,你要是没做过,你下载表格直接打印以后。你按照它的格式去填,填完以后,可以上传是这样。然后他全部收集齐以后,他只需要用手机把这些证件拍照上传,像微信传照片一样。跟朋友圈发你朋友圈的信息一样,上传到我们的后台系统,然后系统会告诉他。你提交的东西,需要在2到3工作日之内,由这个窗口的同志给你审核。如果需要补充,我们会通知你,如果通过我们同样会通知你。

  那么两天以后,因为他以前办过,所以他准备的资料也很详实,很顺利地窗口通过的信息他就收到了。然后他就再一个一个收到派出所通过的信息,治安大队通过的信息。最终他是通过快递收到了他人生第一本,没出去办,却能收到证的这么一次经历。

  主持人:的确可以说是非常活生生的两个例子,说明我们现在这样子的一个新的模式,给老百姓带来的方便。也给我们的工作提高了更多的一些效率,那么在这边能否请您再给我们来讲讲。刚刚其实说到了,我们说到了,可以证件办理,可以行政审批,同时一些咨询的业务也可以足不出户的来办理好。给老百姓带来的方便,同时接下来是不是在这个服务业务上,还会有一些新的拓展呢?

  王肖刚:所有的尝试就像我刚才说的,就必须针对群众的槽点,就是他们在哪里感觉最不舒服,感觉哪里最需要被改进。感觉哪里抱怨最多,我们就得从哪里入手。目前我们大概这个方向是阳光执法的信息披露,就是我们以前有很多老百姓,他报案,报案以后可能感觉案子没破。或者是一点信息都没有,其实老百姓恐怕,当然我们也需要自己去改进。但是因为案子量特别大,民警也做不到每一个案件的进程都向你汇报。这个人力是有限度的,所以我们现在想法是通过信息化,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就是首先如果破案了,得告诉他。没破案过一段时间也会提醒他一个破案的进程。特别是一些治安案件的一些结果性的披露,能够做到更加公正和透明,便于舆论和法律的监督。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其实王教导一句话讲的非常对,我们在这个做“互联网+”的一个尝试的时候,真正要看的是老百姓切切实实的需要的点在哪里。那么在这边,我们今天的节目通过这个医疗、文化和警务,三个领域初步的看到了我们在这个“互联网+”,这条道路上走的怎么样。其实几年的时间不算短,但是在这条路上,我相信我们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去做。今后老百姓,像现在我们说的足不出户已经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可以说是一个效果了。但是我相信以后,经过我们的努力,通过“互联网+”终究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利好,带来更多的方便。而老百姓通过我们这样一个功能,通过这样一个工具,也能够真正的更好的理解我们这个工作,同时更好的配合,从而能够真正的实现“1+1大于2”。能够真正的明白,我们“互联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加法,才能加的更好,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

  那在这边,再次感谢三位嘉宾做客我们的节目。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一直以来的收看与支持,我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