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依海而生的渔民们靠海吃海,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大海息息相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渔家风情。

  根据《象山东门岛志略》记载渔民开洋、谢洋节活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清雍正年间到民国期间是鼎盛时期,后来逐渐衰弱,文革期间停止,改革开放后恢复,有“浙江渔业第一村”之称的象山石浦东门渔村尤为兴盛。

  象山渔民开洋、谢洋,源于古代渔、商对海上神灵的崇敬和祭祀。

  “开洋节”。每年传统捕大黄鱼季节开始,都要在妈祖娘娘庙等庙宇举行“开洋节”祭祀仪式。“开洋节”的祭祀时间在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三之间,必须选择在每天涨潮时分,希望财源随潮滚滚而来。主祭人去庙里祭祀,恭天地神祗。吉时既到,红烛高烧,上香献爵,跪拜,虔诚祝祷,船上众船员跪拜如仪。礼成,请“菩萨”上船,引路灯笼挂在船头,以驱邪保平安。接着请民间文艺表演队表演节目,午后开始演“出洋戏”。庙会期间,村民招亲致友,宾朋盈门,人流如潮。庙里拥得水泄不通,村里一片欢乐祥和。

  “谢洋节”。每年黄鱼汛结束,渔船平安归来,大约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日至六月二十三。为感恩大海,感恩神灵,演戏庆丰收、庆平安,在庙里上演“谢洋戏”或“还愿戏”。由高产渔船出资包演,盛时连演七天七夜,为争取荣誉,各渔船船主往往选聘优良戏班以博取众人欢心。

  解亚萍,从事石浦民俗文化研究,历经多年资料收集、实地走访,于2014年完成编著并出版了《象山渔民开洋节》,主要介绍了象山渔民开洋节的产生背景、形成因素、分布区域和活动场所。

  解亚萍:象山的开洋谢洋节大致起源于唐代,唐朝的时候,最早象山祭海神的记载,是在宋代的《四明图志》(音译)里面记载的,就是东门,我们这里东门章新庙(音译),章新庙(音译)就是我们象山最早的一个古庙。唐正规年间(音译),有很多于渔人和商人,经过庙下都要到这里来祭祀。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我们从唐代就有祭海神的习俗。这是唐代。

  开洋谢洋节,统一的时间清雍正年,东门岛渔民仿造福建的船样式,打造了大捕船(音译),到舟山的岱衢洋去捕大黄鱼。捕大黄鱼的渔汛是每年的3月23日前后,闰年的时候就是四月初八前后,我们船都要到舟山去捕大黄鱼。

  开船前,开船就是开洋节以前,我们就要到庙里面去祭祀,就是叫开洋节。6月23日,渔汛结束了,他们就要回来了,再到庙里祭,这就是谢洋,我们叫谢洋。渔船出海为开洋,这个是东门岛记载的,渔船出海为开洋,渔船返航叫谢洋,这个是东门岛记载的。

  记者:他们就是在外面3个月。

  解亚萍:这个渔汛就是大黄渔汛。这个就是有比较统一的时间,就是3月23日前后和6月23日前后,这个是开洋节和谢洋节,这个是以前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开洋谢洋节转为,因为(6:28),就是菩萨,庙里面的东西被砸掉了,我们东门岛的很多信众把这个菩萨拿去藏起来,我们原来是茅草屋,藏到茅草房的后背,放到地上藏起来。有的是拿到山上找不到的小庙里面,但是他们祭祀出海的时候,偷偷地去祭。包括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初期这段时间,祭祀不是明着祭,都是地下祭祀。

  改革开放以后,就是1984年,东门岛就开始恢复了这个庙妈祖庙开始重修了,戏台什么都修起来了,这个时候渔民就开始搞祭祀活动了。

  这时候的祭祀活动还是比较松散的,以户为主的,一户一户祭的。到2003年,我们在岛上热心人的组织下,就开展了一个谢洋节活动,从这个以后,我们就有统一的时间,谢洋是6月23日,开洋是3月23日,3月23日妈祖的诞辰了,结合了这个诞辰,6月23日是妈祖升天的时间,就是结合了这两个,跟渔汛结合起来,就搞了这个活动,历史基本上是这样。

  开洋、谢洋节作为渔民的一种精神寄托,主要有娱神、娱人两大板块,以祭祀为核心,以民间文艺表演为主轴,含有历史、宗教、生产、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

  韩素莲于1951年1月17日出生在四面环海的石浦东门岛的一个渔民家庭,2018年被评为“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受海洋文化熏陶,饱览了有着浓郁神秘色彩的各种祭祀盛典和内容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韩素莲:准备祭祀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分工,有些人负责采购水果。我们经常坐下来开会讨论买哪些好呢?在以前旧社会,生活条件不好买得都比较简单,现在我们经济条件改善了,为“娘娘”准备的水果都比较高级。其实水果非常讲究,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要买火龙果代表红红火火,苹果代表平平安安。

  贡品准备好了,摆盘也十分讲究,素的要放前面,放左边;荤的要有鸡肉、鱼肉、猪肉和红鸡蛋。鸡蛋一定要染成红色,不能用白色。另外,我们还会用到年糕、长寿面等点心。年糕铺在底层,寓意年年高升;长寿面寓意着福寿安康。

  除了祭祀,巡游的队伍布置也有一定说法:“娘娘”出游,首先要扫街;紧接着是龙;然后是各种旗队,浙江渔业第一村的旗、娘娘出行威风旗等;接着是“肃静”、“迴避”、“出入”、“平安”;还有香烛;这之后才把妈祖娘娘像抬出去。“娘娘”后面还跟着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民间队伍,每年都有所不同。

  经过千余年传承,渔民开洋节、谢洋节并已沿袭成为象山渔区传统习俗,2008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年象山石浦镇以特色非遗项目渔民开洋、谢洋节入围首批创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名单。

  解亚萍:我们这个东门岛说起来这么小的一个东门岛,2.8平方公里的地方,但是这里有14个庙,他们说小小东门岛,大大古庙群,根据个人对各个神的信仰,基本上每个庙大家都要,特别重点的几个庙,像这里妈祖庙,还是下面的皇家军庙(音译),现在的海神庙,包括城隍庙,这几个大的庙都要去的。因为渔民的信仰,神灵的信仰比较宽泛,他们不管是什么神,只要能够保佑他们出海平安,能够满载而归,能够平平安安回来的,他们都要去祭。不只规定一个神,哪个神是我信仰的,哪个神不是我信仰,他们对神灵的信仰比较宽泛,都比较信仰,这个是就是他们搞这个活动最主要的出发点。主要是讲渔民祈求神灵庇护,保佑他们出海平安,满载而归,顺顺利利,就是这个。

  在过去的时候,我们渔船比较小,出海遇到的风浪,很多时候都是船翻人亡,正因为有这个原因,由于在传统社会里面,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是很完全,但是他们为了出海平安,他们都认为这个出海的时候,遇到风浪,船翻都是上天和神灵的原因,于是他们都到各个庙里面去拜神灵。

  开洋谢洋节在过去的时候,它活动的祭祀比较分散和多样性。什么分散?每个庙都去过,哪个庙包括东门岛和别的地方,他们反正都要去的,渔寺(音译),皇家军(音译)、妈祖,关公(音译),反正都要去的,比较松散的。

  多样性,有到海边的祭的,包括祭龙王、祭大海,到庙里祭神灵,到船上祭船龙,拜船龙,很多的。船龙,渔民把船比成是一条陆龙(音译),船就有灵性了,那就是每次出海的时候要祭祀它。

  现在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保留了祭祀这一块。一大块,主要是两个板块。一个是祭祀,渔神,现在增加了渔人,渔人主要包括民间队伍表演、巡游,目的就是出海平安。

  开洋、谢洋节远不是一场狂欢,在渔区,最美妙的海歌渔曲是对大海的感恩与保护。从1998年,象山开始举办开渔节,已连续开展了21届,活动更加创新、更加丰富。无论是传统的开洋、谢洋节还是现代的开渔节,在文化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唯一不变的是“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宣言从未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