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五谷之一。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一日三餐中再普通不过的食物。

  七千年前,河姆渡人驯化野稻,种下第一株水稻。从此,长江流域飘满稻香,成为农耕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黎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1973年夏天,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村的农民在村子的东北面修建排涝站时,挖出了一些陶器碎片,接着,一个沉睡了7000年的原始村落神话般的冒了出来。经1973年和1977年两次发掘,出土了近7000件文物。这一发现,改变了过去认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仅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雄辩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有灿烂的史前文化。

  河姆渡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河姆渡遗址第3、4层属河姆渡早期文化,第1、2层属河姆渡晚期文化。继河姆渡遗址后,还发现了慈湖遗址、小东门遗址、田螺山遗址等主要遗址。这一系列遗址称为河姆渡文化遗址。

  在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植物类遗存中,除了种类丰富的采集食用植物外,最有意义的是大量水稻遗存的发现。刚出土的稻谷,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过高科技手段鉴定,它们为典型的籼稻和粳稻,是人工栽培稻。那么,这人工栽培稻从何而来呢?是不是最初发现了野生稻谷,再加以栽培?距今八千年前,宁绍平原尚是一片浅海。海水逐渐回落,许多区域逐渐成为陆地。湖泊、沼泽密布其间,气候温暖湿润,确实适合野生稻谷生长。但是,这仅仅是推论。直到中日学者共同在遗址上发现了四颗野生稻谷,疑窦尽释。

  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们除了照顾老人、孩子外,还要就近采集野果、野菜。或许是机缘巧合,她们偶然发现了野生的稻谷。她们试着播下种子,春播秋收,她们逐渐掌握了水稻生长的规律。水稻的种植,极大地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后,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他们开始渔猎、纺织、饲养家畜、制作生产工具和器具,甚至在器具中寄寓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趣,于是,有了璀璨辉煌的稻作文化。

  在发掘现场的西边,考古队发现了一处早期的木构建筑遗迹。它由桩木、板材和芦席等材料建造而成并带有外廊。这些奇怪的木桩让人们浮想联翩。这就是干栏式建筑,目的是为了防潮,避蛇虫。

  在博物馆众多的馆藏中,有几件十分特殊的展品,它们出自动物的肩胛骨,上面累累凹痕是挖掘泥土时留下的印记。它们的名字叫做骨耜。聪明的河姆渡人学会了用骨耜挖井汲水,并且还搭建出了我国迄今发现最为古老的木构水井。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也是稻作文化中食文化的载体,出土的陶釜,釜底尚存烧糊的米饭“锅巴”,这说明,当时米饭已是主食,其中一件稻穗纹的陶盆,外壁刻有对称的稻穗纹,一株稻穗居中,直立向上,两侧是沉甸甸的谷粒,体现了刻画者期盼丰收的美好愿景。

  河姆渡文化遗存中有许多艺术品,其中骨、牙雕刻的艺术价值最高。牙雕中,最富代表性的是“双鸟舁日”纹蝶形器。两只神鸟,圆眼钩喙,伸颈相望,中间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这代表了河姆渡人的精神图腾,他们崇拜太阳神!同样,还有骨哨、陶埙、木筩等乐器。其中“骨哨”是截取鸟禽类中段肢骨加工而成的,当进行重大的农事活动或祈拜图腾时,人们相聚一起,清脆、锐利的骨哨声和着低沉婉转的陶埙声以及悠远的木筩声,表达着他们心中的意愿。篝火燃起来了,一群系着草裙,佩带着各种饰物的人在月光下且舞且蹈,这是多么动人的原始农耕文明的图景啊。

  河姆渡文化的诞生标志着宁波地区史前史的开端。农耕文化的曙光让这片平原飘满稻香。她告诉世人,古老的文明在东方,中国长江流域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