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中国养。中国走出到东洋。东洋回来到白洋,白洋湖口一座坟,道士宫前造铜人。”直到今天,慈北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讲的就是这位情系桑梓、恩泽故里的吴锦堂先生。

  1855年11月14日,在慈溪北部的东山头,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出生了,他就是吴锦堂。吴家世代务农,由于经济拮据,吴锦堂只在私塾读了两年书。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学习,常在耕稼之余跟伯父习文学字。1882年, 27岁的吴锦堂到上海学习商贾(gu)经营之道。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30岁的他在友人的资助下东渡日本。1889年,吴锦堂在日本神户,设立“怡生号”。经过十多年的奋力开拓,吴锦堂由一个小商人逐渐成为日本阪神地区赫赫有名的大富豪,涉足的领域有贸易、航运、实业、投资业等,成为“侨日华商首屈一指者”。

  吴锦堂的家乡在慈北平原,这里南临山北濒海。在蜿蜒起伏的南北山坡上,数十条山涧汇集了涓涓细流,流进了广阔的杜湖和白洋湖。早在东汉,杜白两湖水利设施就已远近闻名了。它关系着慈北10万人民的生计,向来有“二天”之称。晚清时期,由于年久失修,这些水利设施早已破败不堪。每逢大雨,慈北地区总是陷入一片汪洋之中。1905年,吴锦堂回乡扫墓,倾听着乡里父老的血泪哭诉,心情非常沉重,决计出资修复杜白工程,为乡里造福。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吴锦堂想象的那么容易,尤其这还是一个系统工程。

  1909年5月,慈溪连日暴雨造成山洪暴发,这对正在施工建筑的杜湖减水坝,造成很大威胁。然而年过半百的吴锦堂,却撑着伞,赤着脚,涉水督工,经过乡亲们连续三个昼夜惊心动魄的抢险,终于保全大坝。在场的日本测绘工程师肃然起敬,连声惊叹“世所罕见”,并摄下这珍贵瞬间,留作永久纪念。

  到1909年底,耗资七万余元后,杜白两湖的修缮工程终于完工,至今仍惠泽后人。

  位于慈溪市观海镇的锦堂高级职业中学,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高,其前身是吴锦堂创办的锦堂学校。

  吴锦堂深谙日本近代发展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发出了“日本富强,悉基教育” 的感慨,因此不惜巨资,在日本和家乡兴办教育。

  与任何建筑艺术一样,锦堂学校的建筑颇具时代特色。大门为中西糅合风格, “锦堂学校”四个大字镶嵌在门的上方。里面的主体建筑是一幢口字形的洋房,楼房的中间,栽花植树,辟为花园,有四条石径形成棱形,穿越花园,使整幢房子在规整划一中,又不失错落有致的神韵。锦堂学校虽建于晚清,但欧式风格的校舍、先进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新颖的学科设置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办学理念,令国人耳目一新。

  吴锦堂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国家富强的最好途径,办学一丝不苟,力求规范,投资20余万元,黄炎培曾把吴锦堂与陈嘉庚、聂云台并称“办学三贤”。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吴锦堂1885年东渡日本,至1905年已经整整20年,亲身经历了日本在近代的腾飞、中日关系的逆转,他痛感祖国的落后,家乡的凋敝。国民失养,无以为生;国民失教,难以争存,二者好比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回乡后,吴锦堂正是从这两件着手,兴水利,办学堂,施展他以利济世的抱负,回馈家乡的父老乡亲。

  他以“慈北一分子”的姿态,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并以此为己任,在他身上体现的不仅有中国传统的“造福桑梓、光宗耀祖”的价值观,也渗透了科学、法治等现代理念。

  “勾余之北东山阳,宏开讲肆遗泽溯锦堂,田庐弥望,海桑苍苍,吾侪(chai)学习当自强。朝乾夕惕同生活, 勤劳朴素守我常,手脑兼施齐努力, 祖鞭先着趁晨光。”这是锦堂农业中学堂的校歌,从中可见吴锦堂的办学理念。在当时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开设了几何、代数、外语、气候、土壤、园艺、水产、农产品制造和农业理财等,并备有实验室,棉田桑园等供学生实践所需。师生员工吃饭都自给自足,以培养学生勤工俭学、自食其力的观念。直到晚年,吴锦堂仍然关心学校建设,还接济十余名学生到日本学习农学。吴锦堂的一生,与故乡始终血脉相连。水利事业、教育事业、天灾人祸等,吴锦堂都牵挂于心,甚至连某年某月某日,家乡发生盗案这样的小事,他都能及时知晓。

  1926年1月14日,吴锦堂在神户逝世,享年72岁。

  “中国生,中国养。中国走出到东洋。东洋回来到白洋,白洋湖口一座坟,道士宫前造铜人。”直到今天,慈北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讲的就是这位情系桑梓、恩泽故里的吴锦堂先生。

  吴锦堂的一生,与故乡始终血脉相连。他以“慈北一分子”的姿态,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并以此为己任,在他身上体现的不仅有中国传统的“造福桑梓、光宗耀祖”的价值观,也渗透了科学、法治等现代理念。

  如今,在风光如画的鸣鹤白洋湖畔,吴锦堂墓与北侧黄墙乌瓦的金仙寺相邻,墓园宁静而宽敞,四周松柏环绕。湖山有知,英魂长存,不论岁月流逝,人们都会铭记吴锦堂的不朽业绩,和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